【北伐日记】行程路书 04 史料简介:剑阁-白龙湖

Day 03

昭化镇-汉寿县、葭萌关

自剑阁延剑昭路北上,即可直达广元市昭化镇。昭化镇古称葭萌,秦汉置葭萌县,刘备改汉寿县,入晋又改晋寿县。葭萌城址,《水经注》称“(白水)于……西晋寿(古葭萌)之东北也,东南流注汉水。”意指故城当在白龙江入嘉陵江河口之西南,今昭化古城附近。虽然今之蜀道以剑阁闻名,但跟葭萌相比,剑阁只算是个年轻的关隘。考察史料可以发现,剑阁有记载的承担军事职能的历史,实际上仅可溯至汉末,而葭萌则早在先秦即为入蜀门户了。关于“葭萌”之由来,《华阳国志》载:“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,号苴侯,命其邑为葭萌焉。”后因苴侯通好巴国,得罪蜀王,招致讨伐,苴、巴求救于秦,秦因发兵灭蜀。公元前316年,秦惠王遣大夫张仪、司马错等伐蜀,“蜀王自于葭萌拒之,败绩,王遁走,至武阳,为秦军所害。”这是葭萌发生的最早的战争记载。此后的秦汉时期,葭萌一直为蜀地北部锁钥,直到刘备取蜀地,武侯修剑阁,才逐渐分担了葭萌的军事职能。考其原因,殆因剑阁道虽险,然地形狭隘,不易进行军工建设,如今之汉阳镇、剑门关镇等规模均不大,可见一斑。相比而言葭萌地处相对开阔的河谷地区,适宜建城设镇,大量屯兵,故而开发较早。建安十六年,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讨张鲁,行至葭萌停住,“厚树恩德,以收众心”。次年,刘备起兵葭萌,南下攻刘璋,留中郎将霍峻守葭萌。正当南方战局胶着,北据汉中的张鲁忽然兵临葭萌。一旦葭萌落于张鲁之手,刘备便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危局。面对张鲁方的诱降,霍峻大义凛然称“小人头可得,城不可得”,并以数百人抵挡刘璋万余大军一年之久,期间甚至击破敌军,斩杀敌将。蜀平后,刘备盛赞其功,改葭萌为汉寿,并将霍峻任命为新置梓潼郡的太守,继续卫护蜀道。不幸的是,仅三年后,年仅四十岁的霍峻便卒于任上,刘备亲临祭礼,一时传为佳话。

葭萌不仅为蜀道要隘,更是巴汉水运的枢纽。今昭化为嘉陵江、白龙江、清江河三河汇流之处。嘉陵江古称西汉水,上游为漾水,溯水而上可经沮县(今略阳)、武都直上陇西,成为北伐时期物资运输的大动脉。白龙江古称白水,上游为羌水,溯水而上可至阴平(今文县)、沓中等。清江河古称清水,剑阁-葭萌段蜀道因江而行。三江于葭萌汇流为西汉水,南下可直通巴地中心江州,汇入长江航道。葭萌水运对汉中及陇西地区极为重要,因而备受重视,《水经注》称“水有津关”是也。当刘备南下取蜀时,张鲁趁机攻葭萌,“璋将扶禁、向存等帅万余人由阆水上,攻围峻”,增兵路线正是自巴地阆中沿水路至葭萌。

与葭萌关系紧密的另一人当属接替蒋琬录尚书事的费祎。延熙六年,蒋琬病重,自汉中还涪,费祎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,实际代理前线事务。此后费祎多次往来成都、汉中,案行围守,并逼退了曹魏的一次进攻。然而费祎在对魏政策上其实是个鸽派,不仅在任期内未大举组织过北伐活动,且对于姜维大举用兵的提议“常裁制不从,与其兵不过万人。”延熙十四年,费祎自成都北屯汉寿(由葭萌改名),似是准备久驻。对于此次出屯汉寿的原因,《三国志》中解释为“成都望气者云都邑无宰相位”,当不当真就由大家见仁见智啦。延熙十六年岁首大会,“祎欢饮沈醉”,为魏降人郭循刺杀。这件事细究下去又涉及一串引战话题,故而在此我们不作评论。今昭化尚有费祎墓,为清人重修,原墓已毁。《华阳国志》称:“大将军费祎葬此山,大姓葬此者多。”

昭化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,曾出土大量先秦和汉代古墓葬、城址遗迹等。今昭化古城为明清所建,经文物修复而成,尚保留着带有军事职能的聚落结构和大量明清古建筑。其中关于汉晋时期的古迹多为后人重建或附会。

白龙湖-白水县,白水关(关头)

自昭化镇起,沿古蜀道北入汉中一共有三条线路。

第一条线路,基本沿今108国道,经广元、朝天,过五丁关、黄坝驿,至宁强而西折翻越七盘岭,随后经大安镇、青羊驿至勉县西,入汉中盆地。此线路程最短,但需翻山越岭,故开发较晚。明《永乐大典》引元熊梦祥《析津志》,对这条道路作了明确记载,明清史料中对入蜀官道的描述多循此路。

第二条线路,基本沿今嘉陵江水道,由广元、朝天溯江而上,经燕子砭、阳平关后合108国道路线至勉县西,入汉中盆地。嘉陵江上游水道很早便承担物资运输的职能,早在东汉就有虞诩疏通沮县至武都一带水运事。这一段故事我们留到略阳、成县再讲。至于沿河谷的栈道开凿于何时,并无史料明证。《新唐书》载陈子昂上书称:“(蜀侯)使五丁力士栈褒斜,凿通谷”,其中“通谷”即《水经注》所载嘉陵江朝天至阳平关镇一段河谷,可见在唐人看来,蜀道正途已循此路。唐宋时期这一区域曾屡设县镇。此线沿途多有古迹,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今广元市北45公里嘉陵江沿岸的唐代驿站筹笔驿遗址,传说为武侯驻军处,唐代不少文人曾于此题诗怀古,包括罗隐那句著名的“时来天地皆同力,运去英雄不自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亦称:“筹笔驿……旧传诸葛武侯出师尝驻此。”此事究竟是史实还是唐宋文人的附会,如今已不得而知。以上两条线路均过广元朝天区,今朝天区有明月峡景区,景区有古栈道遗迹,亦为蜀道沿线著名景点之一。

然而我们此次北伐不选以上两线,而是自昭化不过广元,直接沿白龙江北上,走第三条线路:秦汉古石牛道。观察地图可见,不论翻越七盘山还是穿越嘉陵江河谷,沿途都是峭壁嶙峋,崎岖难行,相比而言白龙江河谷地势相对平坦,故最初古蜀道是沿这一线开发的。河谷沿岸更是自汉朝就设有白水县,成为汉中入蜀的要隘。

白水县又称关头,《三国志》称“杨怀、高沛……据守关头”是也,故城位于青川县沙州镇一带。《昭化县志》载:“白水城在今治城(昭化镇)一百四十里白水镇北之西隍坝,城垣故址犹存,扼阴平、阳平之要,而地势平旷,白水、西谷两水环之。”《水经注》载:“白水又东南,与西谷水相得,水出西溪,东流迳白水城南,东南入白水。”所谓西谷水,即今流经青川县城的乔庄河。白水故城当位于今白龙江与乔庄河交汇处。上世纪80年代,当地人曾在这一带发现城墙墙基、画像砖、铜镜、兵器等众多汉代文物,证实了汉白水县城所在。所谓“扼阴平、阳平之要”,指从白水北上的两条通路,其一即为北上汉中的古石牛道,道上有要塞阳平关,另一条称为景谷道,通往阴平,所谓“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傍入”,即此。当然,邓艾所选择的的路线并非顺白水南下至汉寿、剑阁,而是在白水县之前西折,从“傍”沿“邪径”直达江油左儋道。这一战我们仍留到汉中再谈。因通往阴平、汉中的官道在此交汇,故白水县亦为蜀道要塞,如法正所言:“鱼腹(巴东永安)、关头,益州祸福之门。”建安十六年,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讨张鲁,刘璋不仅送给刘备大量军队、物资,还“令督白水军”,可知刘璋本在白水屯有大军。后刘备欲南下取蜀,对白水守将杨怀、高沛二人假称欲回荆州,骗二人至葭萌,“责以无礼,斩之”,吞并其军队,扫平了后方威胁。

汉晋时期,沿嘉陵江的道路不通,商旅往来、军队行军等大规模交通均自葭萌绕行白水后折往阳平关、汉中。《三国志》载姜维听闻阳平关被钟会攻破后“退趣白水,与蜀将张翼、廖化等合守剑阁拒会”,即由此道。另,《元和志》载:“景谷县(汉白水县附近)西南二十五里有白马山,孔明造木牛流马处。”未详真伪。

然而如今,我们仅能确定,延212国道溯白龙江而上,已不可能觅得任何古迹了,因为如今这一带已变成控制流域近三万平方公里的宝珠寺水库,自昭化北上10公里即可见水库大坝。1990年,广元地区文物保护单位对宝珠寺水库即将淹没区进行了考古调查,发现此地存有新石器时期遗址、白水县、景谷县、沙洲古城遗址、约50公里的汉代晚期古栈道遗迹以及多处战国、汉代墓葬等。然而这一切都随着1998年水库的竣工蓄水而沉没在大地之中了,令人顿足叹息!水库建成后,凭借秀丽景色成为水利风景区,有钓筏等项目,2004年,水库沿岸的白龙湖景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。如今我们虽再难寻觅蜀道古迹,但沿212国道溯江而上,一路绕白龙湖而行,尚可欣赏“国家级”的美景,亦可聊慰寸心。

 

目录

 
评论
热度(3)
© 沧浪遗舟|Powered by LOFTER